2016年1月9日星期六

TSA 研討會後感(一)

從來都對什麼政策、研究無甚興趣,Daniel 上年考小三TSA,我也只知功課多了,辛苦了,不甚了了。直至上年出現TSA 關注組,開始留意多了。早前學校可以報名參加TSA 研討會,我便獻出我的第一次,出席了昨晚的研討會。

先講一個小故事:

有一個人在大海中苦苦掙扎,嘗試游回岸。有另一個人撐著獨木舟來到,觀察了一輪,然後對那在海中的人說:「你的泳姿不合乎標準,你的手要提高點,大腿要用多點力,只要練多點,你便會享受到游泳的樂趣!」結果,在海中的人一氣,沉了下去。

這是我聽完(其實因為超時,沒聽完官員的解釋便離開了)這次研討會的感受。

研討會的開始是教育局的官員簡介TSA,跟著,另一位教院的心理學教授說明TSA 對教學的好處。然後,便是由家長提問,最後台上的講者回應。由於之前並沒多留意TSA 的內容,官員的介紹的確幫助了我把事情弄清楚。隨了知道多了TSA 的內容,也包括知道了這些官員有多「堅離地」。

我先假設TSA 真的如講者所說能幫助學校有效評估學生整體的程度,以提升學生的基本能力;並且假設教育當局完全沒有拿TSA 的成績來對學校作任何的施壓(由不作為到用作殺校標準的中間,仍有很多的可能性)。

家長的分享中,撇除應不應該考TSA,有一點是共通的:現在的小學生很辛苦。當日推行小學全日制是希望可在學校做完功課,回家後讓學童可以輕鬆遊玩。但現實是回家後仍有不少功課要完成,有些甚至要做到半夜。多年的教改,並沒有令小學生的壓力有絲毫的減輕。我們以前半日課,放學後,三時多做完功課,便可去玩。現在?三時多Daniel 和Esther 才剛放學,準備小休後做功課。

教育局推出TSA,以作為對學校的評估,結果只能得一個,就是學校會盡力令學生的成績「達標」,以避免被標籤為較差的學校。如何令自己的學生能在試題越來越難中「達標」?最直接的方法—操練!官員們大概不會沒有這些認知吧。

研討會中,考評局的講員提到給學校的數據,只有該校學生答題的分佈,和全港學生的答題分佈,並不存在達標率。問題來了。怎樣才算是達到基本能力?全部答對?不可能吧。那大部份人答到而你答不到代表你未達標嗎?也許不是。那麼如此公佈成績,我只看到有關當局想學校互相比較,而非如她們所說,單單是想改善學校的教學。十間學校,有八間經操練後答對了一些刁鑽的題目,剩下的兩間沒有操練以至成績低於平均,那你要那兩間學校怎樣辦?

我原則上不反對TSA,從以上的推論,以現時的實行的情況,我想實在需要暫停TSA,特別是小三的TSA(因為對家長和學生的影響較大),重建學校、家長對它的信任再重新推出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