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6日星期六

電子書 vs 實體書 Round 2

想寫另外兩本書,但不知從何入手。先分享些其他事情吧。

開始用kindle 到現在,已差不多有8年時間。由最初的kindle 3,到kindle paperwhite,再轉陣形到Kobo Aura One,算是慮積了一定經驗。現在家中有一部Kobo Aura One, 兩部 kindle paperwhite給兩個孩子,本意是想方便他們多看些英文書(kindle 查字典比較方便),奈何他們仍是情有獨鍾中文書。

Kobo Aura One 是2017年買的,當時一大原因想要大一點屏幕的e-reader 去看漫畫,那時的 kindle voyage 屏幕仍是小,kindle oasis 的價錢又偏貴,便考慮用其他牌子的e-reader。見Kobo Aura One 有較大屏幕,有代理,又可用樂天kobo 的書城買書,便決定跳糟試試。題外話,當時也找過其他品牌,特別是國內的(如BOOX),但見到關於產品質素的一些意見後,還是選了外國品牌。

在評論Kobo Aura One 前,想先談談什麼書較適合用e-reader 來閱讀。成毛真在《成功人士為什麼這麼在意書櫃?》內提到,他會用kindle 去閱讀小說,就是一些不用翻來翻去讀的書,這與我的經驗也相泯合。當我看一些工具電子書時,要找回之前看過的資料,往往是又慢又麻煩。看小說、漫畫、或散文,通常都是由頭看到尾,就沒這問題了。所以,現在我仍會用e-reader 讀小說、看漫畫,其他書,我會選擇買實體書。

回說Kobo,用了一年多後,我會說和kindle 算是半斤八両吧。Kobo 反應的慢,不能說是差一點,有時是慢得想重新啟動;而它的中文支援,亦相當麻煩,到現在,我只找到兩款中文字體能比較完整顯示所有中文字。這些都是kindle 拋離它的地方。另一方面,樂天kobo 書城有台灣中文書售賣,包括了不少輕小說,價錢比實體書平一截,相當有吸引力。Kobo 支援的epub 格式比 kindle 的 mobi 比較容易在網上找到資源(雖然要轉換也不算麻煩),再加上 Kobo 內置Pocket,方便把網上的文章放在閱讀器內看。這些都是我繼續使用Kobo 的原因。

用了一年多的Kobo Aura One,在Kobo.com 買的書會有統計資料可供參考。
e-ink reader 市場較小,發展(和手機比)也緩慢得多,如彩色e-ink 已研發了多年,但仍未能成功推出消費者市場。始終看文字的人較少。反應較慢,較適合靜態顯示的e-ink 是比較吃虧。或許有一天e-ink reader 可以取代實體書。在那天來到之前,我仍會兩種都讀。

2019年4月5日星期五

小確幸

今天是清明節。和過往每年一樣,一家人出了港島掃墓。中途為了鼓勵孩子們陪大家上落樓梯拜祭先人,應承了他們完了過後會去誠品送一本書給他們(其實最想去買書的人大概是我)。掃墓完了,便推卻飲茶的邀請,搭小輪往尖沙咀誠品去了。

在誠品逗留了一小時左右,我不單買了原本想買的書,還給我找到了一直想買的那本《華夏論述》,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我要求Daniel 要找不是小說類的書籍,他也辦到了(雖然變成兩本書,不是一本),結果一口氣買了$800東西,已很久沒有這麼大手筆了。

由於沒有吃午飯,便去了尖東一家我們很喜歡的cafe 吃下午茶。說是下午茶,更像是午餐吧:


一家人,就一邊優哉游哉地享用餐點,一邊自由自在地享受書中的世界。咖啡室內人不多,亦沒有人會催促我們離開。我們就這樣看書、聊天、笑著,到付錢出門離開時,內心有份久違了,幸福的感覺。

過後回想,這種感覺,大概需要時間和空間才能培養。在香港,兩樣都欠奉,所以,當有時,便會格外的珍惜。

2019年3月21日星期四

又到校際音樂節 2019

原來對上一次寫校際音樂節已是四年前。這四年變化當然不少,其一是細細也已經是第三年參加比賽了。

上星期Daniel 和細細都比過賽了,Daniel 參加7級的比賽,細細參加3級。今年兩個都沒有名次,而且不是只差一分的那種。經過這麼多年(Daniel 已參加第七年了),已很清楚遊戲是怎樣玩的,故也看得很淡了。

先說細細吧。她學了這幾年琴,進步比較緩慢,主要是因為她的率性,不論是練琴的時間和練琴時的態度,都尚有不少改進空間,迫也只會有反效果,所以對她是沒有要求。上年她拿了一個第三,令她多了些決心再嘗試。今年在比賽前基本上已很少錯音,但始終沒有仔細處理大細聲和節奏的穩定。到比賽時,演出算交足功課了,評判的評語主要是說左右手音量不平衡,和沒有跟足琴譜上的大細聲演繹。要達標,她需要透過多接觸好音樂去培養音樂感。要讓她在忙碌的活動中找時間聽音樂,真不容易。

至於Daniel,來到7級,他彈的東西,我基本上是處理不能了,由他自己和琴老師搞掂。到比賽前,彈出來已是有板有眼。今年他比賽的場地,正是我中學最後一次參加小提琴比賽的地方,勾起了我不少回憶。回說比賽,正如評判說,這首歌是難的,不單是技巧上的要求,還有一開始要在一個陌生的鋼琴彈輕聲,是很容易出事的。Daniel 正正是出了這個問題,琴鍵比家中的硬,用了不少時間才能適應。當然,評判的評語有指出其他問題,如有些連音處理不當。但若非開始的失誤,我差他仍有機會取得第三。且看他出年會否挑戰8級吧。

越來越覺得,校際音樂節這類比賽,評判只有一人,即使你能跟足老師的指示把歌曲練熟,你出來的成績仍一定程度取決於老師和評判對歌曲的處理是否意見一致。若是南轅北轍,努力便可能付諸流水(Daniel 有一年便是如此)。所以,不必太緊張出來的結果,成功、失敗,都能幫助他們認識自己、認識這個世界,而我亦有機會參與在其中,那便夠了。

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

伊斯蘭入門 - 《圖解伊斯蘭世界》

在圖書館借書有一個好處,雖然你不可擁有所借的書,但由於借書的成本很低,你大可借一些有少少興趣,而又不想付錢買的書。今天介紹的正是在類的書籍。

在大學修讀World Religions時,有讀過關於伊斯蘭教。但除了阿拉、可蘭經、和五功之外,差不多都忘了。這本《圖解伊斯蘭世界》在書店曾經見過,但不覺得會放它在書櫃。在圖書館找書讀時,覺得這本書容易入口,又可增進對世界的認識,便借來讀了。



如書名一樣,每一篇文章,都會有一幅圖將內容撮要表達出來。而這本書,主要不是介紹伊斯蘭教,而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地區和國家。全書有五章,第一章簡介何謂伊斯蘭教,就是它的源頭(作者還提到猶太教和基督教)、穆罕默德,和一些很基本的信條;筆頭一轉,第二、三章介紹中東內的對立,和伊斯蘭與世界的對立,包括以巴衝突、兩伊戰爭、阿富汗和塔利班、911後的伊拉克戰爭等;來到第四章,作者介紹了一些伊斯蘭教國家面臨的問題,特別是一些受「阿拉伯之春」影響的地區;最後,作者探討教外的世界,特別是日本(作者是日本人),當如何和伊斯蘭世界打交道。

這本書對我最大的幫助是開拓了我的視野。我並不算關心時事,對中亞、中東、北非的事情都只有一知半解,這本書讓我認識多了,亦疏理了我一些誤解。伊斯蘭教的光譜,不比基督教的小,單是什葉派和遜尼派的分歧便十分嚴重。有一點遺憾的是,伊斯教內的分爭做成的破壞,比對教外的破壞還要大,現在的敍利亞可算是其中一個例子。

大概是伊斯蘭教對不認識的人已有了不好的印象,作者在書中頗著意為他們說好話,甚至把一些問題的責任推了給歐美國家。不是說他們沒錯,只是這樣的說法無助解答一個問題:為什麼這麼多的伊斯蘭國家有這麼多的武力分爭?因為他們容易被其他國家利用?還是他們長期被外敵欺負,要常常武裝起來?在書中,我看不到一點線索。

但無論如何,作為一本伊斯蘭世界的入門的書,《圖解伊斯蘭世界》是值得推薦的。


書名:圖解伊斯蘭世界
作者:池上彰
出版社:遠足文化
借/買:借

2019年3月9日星期六

工欲善其事 - 《成功人士為什麼這麼在意書櫃?》

之前提過,今年想多讀點書,充實自己。但實際該如何入手?要尋找那些類型的書?其實沒有概念。那怎辦?去圖書館找找看。

在圖書館找到兩本相關,而我又有興趣的書。第一本是《菁英都是閱讀控:巴菲特、比爾蓋茲、佐伯格都讀個沒完,為什麼?》,另一本是《成功人士為什麼這麼在意書櫃》,兩本都是翻譯日文書。由於我對「成功人士」相關的書比較有偏見(「菁英」少見,故沒什麼感覺),所以我借了第一本來看。

並沒有看完這本書,不是作者寫得好或不好的問題,而是不能對應我的需要。它當中提到的速讀,和讀書會都是有意思的事情,作者甚至希望可以透過這些讀書會去改變日本的一些境況。但一方面有點水土不服,特別是讀書會,要在香港辦讀書會究竟有誰會參加?另一方面,我連該讀什麼書也未有著落,其他的就免談了。結果沒有看完便還了這本書,借了另一本了。


《成功人士為什麼這麼在意書櫃?》的作者成毛真,是書籍介紹網站HONZ的創辦人。從書中可以感受到他對書的熱愛,和對理想書櫃的執著。以下是我總結了他對理想書櫃的看法:

  • 書櫃的書要流動、預留20%空間給新書
  • 書櫃淘汰的書,要果斷處理掉(他的選擇主要是給二手書商)
  • 三個書櫃:1. 新鮮書櫃:新書、待讀書本。不一定是櫃
  • 2. 主要書櫃:要深,可排多於一排書
  • 3. 高塔式書櫃:順手的書櫃,辭典、工具書、格言、名言集
  • 4(不是只有三個嗎?). 知識神龕:收藏最愛的書

至於當看什麼書,他認為:「作為社會人士書櫃不應缺少自然科學、歷史、經濟三類書。」

參照他的建議,我執拾了我的書櫃,將一些不會再看,甚至是從來沒有看過的書拿去漂書或送出去,騰出了空間給將要來的新書。選書方面,我先從歷史入手,結果選了之前提到的《華夏論述 一個複雜共同體的變化》,不單對華人這概念多了認識,亦體會到原來借一本書和擁有一本書,是有分別的(笑)。

當然,書中不少的提議,放在滿有土地問題的香港,仍有水土不服的問題:我家就沒有足夠的空間放他提及的高塔書櫃,甚至主要書櫃,其實都只有兩排半的空間放我的書;至於書店,連元朗大馬路三聯書店也敵不過地產霸權,要在香港(其實是新界)找大書店...其實有嗎?至於放賣二手書,讀完這本書後搜尋過,還是有些門路的,包括facebook群組和二手書店。

讀畢這書後,對下一步該如何選書,該買書還是借書,開始有些概念了。這本書,我會推廌給一些像我一樣想有系統地多閱讀的人。



書名:成功人士為什麼這麼在意書櫃?
作者:成毛真
出版社:大是文化
借/買:借。書櫃空間有限,學會了他的理念,暫時足夠了。有需要再借來看。

2019年3月2日星期六

貼心的Mac

同事買了新MacBook Pro,放售舊的,由於價錢吸引,加上最近多了機會需要娘子和我各用一機,便決定買回來。同事的MacBook Pro harddisk 較大,形號較新,我打算給娘子用,自己用現有的那部。

決定後第一個問題,是如何將現有MacBook 內的東西過到新的那裏。同事告訴我MacBook 內有一個App 叫 Migration Assistant。上Apple 網查查,它不用Time Machine,只需兩部 MacBook 共用而一個WiFi,便可以將MacBook 內的所有東西由一部抄過另一部。

把新機拿回家後便立即嘗試,先將舊機重新啓動,將所有用戶登出(不然Migration Assistant 會嘗試幫你登出,第一次試時等了很久),然後分別在新舊機開啓 Migration Assistant,跟著指示做幾個步驟,大概一小時,抄了超過60GB data後,完成。舊機的所有東西,包括用戶、App、Data,都出現在新機內,到一個地步,娘子用新機時問,為什麼會一模一樣。(忘了說,其實密碼要重設,但這算是小事一樁。)

這種無縫過機的功能,不會是放在keynote 的賣點,但用起來是多麼簡易、直接,給我的感覺是開發團隊是有花心思做好它的。這是我選Mac 的理由之一,我亦希望在所做的事上也能有這種貼心。工作上算是盡力做好了,在家內...尚有改善空間吧。


2019年3月1日星期五

買書難

今年的目標之一是閱讀,自覺對很多事情都很無知,想多認識了解,像我這種內向的人,讀書不失為好方法。

今年暫時讀過的書,過半都是從圖書館借回來。屋企「附近」(其實都不近)有元朗圖書館和屏山圖書館,借書都算方便。問題在於,圖書館的藏書多數不是新書,要將心愛的書據為己有,不一定容易。這幾天便一直為兩本書碰壁。

第一本是許倬雲先生著的《華夏論述 一個複雜共同體的變化》,天下文化2015出版。作為中國人,總要多點認識中國歷史。我覺得這本書能幫助我有一條脈絡去連貫整個中國歷史,故決定買回來。結果,三中商(香港三大書店)找不到,誠品沒有,博客來沒貨。最後,在淘寶找到了,真的估佢唔到。

連面向大眾的讀物也不容易找,要買本地出版基督教神學書藉,大概會更困難吧。在圖書館找到余達心牧師寫的《極端仁慈的上帝》,也是2015年出版的書,看了一章後覺得它可以解答我一些信仰上的問題,想買它回來,便又開始尋找入手的方法。這次比較幸運,找了一輪後,最後去太子天道買到了唯一一本。

知道還有一本,放工後便趕去買。

這次經驗的教訓是,書店真的要多逛,找對書便要買,不然蘇州過後冇艇搭。 

2019年2月24日星期日

Reboot

原來已有兩年未有更新這個blog,最主要是覺得不太想放東西在網上,說錯話的代價可以很大,自己又不是很會說話,唯有少說少錯。這兩年,反而是多寫了日記/扎記。

由第一篇 blog 到現在原來已這了十年有多,現在 blog 基本上已像熊貓般,變得快要絕種了。但對我來說,它仍然是最適合我的網上分享媒體。Facebook,若非避免和身邊的人斷六親,已一早刪掉;Twitter、Instagram 等,都不是寫文的好地方。

Daniel 已由十年多前的嬰孩變成身高快要追過娘子的中學生。同時,我的心態也改變了不少,年紀大了,精力少了,行動力反而大了。譬如:

從來沒想過,最不會執拾的我,會有一天幫差不多全家人的衣櫃從新整理過。到現在,我的衣櫃仍然沒有走樣。

今年的新年大計之一,是多讀些書,計劃是大概兩個月一本。但如今看來,有可能做到一個月一本,甚或更多。重開這個 blog,是在這個改變過程中想到的,讀過的,有意思的,都想透過這裏去分享。會有人看嗎?我不寫,便一定不會有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