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2日星期五

iPad

千呼萬喚,等了傳了幾個月,iPad終於面世。它不是叫iSlate 或是 iTablet,沒有鏡頭,可以用3G但不能打電話,它,基本上是 iPod Touch 的放大加強版。

對照一下之前寫關於 Apple Tablet 的 blog,發覺 iPad 基本上滿足了我心目中不少的期望,特別是價錢、重量、效能上,都相當有吸引力,看到 keynote 中 Steve Jobs 的示範和Apple 網頁上 iPad apps 的圖,不能否認我是被毒到了。我可以幻想將來可以在火車上用它讀聖經同時寫筆記,然後開Calendar預備當天日程,再開一個app同時查看facebook 和twitter,而不需看得眼也花了。

另一方面,對於香港的玩家,它有不少大問題。沒有Flash support 是一樣,沒有任何繁體中文的輸入法是更大的問題,至於其他什麼沒有鏡頭,沒有多工作業等,在判斷那是否問題前,我們先要攪清楚,究竟iPad 的定位是什麼?

讓我們先回望一下PC 發展的歷史。PC 剛開始時,主要是給研究人員或是文職來用的,故它的設計亦主要是針對資料輸入這項功能來發展,所以初代的電腦只有鍵盤。要到後來有視窗的系統,人們需要用方法去指定螢幕上的某一點,才有滑鼠的出現,去補鍵盤的不足。今天電腦的設計便是完全根據這條線來發展。但是,今天大部份電腦的使用者,其實都不是用作資料輸入,而是上網瀏覽網頁,或和人聊天,又或是聽歌睇片。對他們來說,並不值得用desktop 或是notebook 去做這些東西,因為根本不用功能這麼强勁的電腦,這亦解釋了現在netbook的流行。

看完了iPad的發佈,看了不少的資料,和歸納網友的評價後,我覺得,iPad 的定位並不是一部縮小版的電腦,或是放大版的 iPhone/iPod Touch,而是一樣從沒出現過,或應該說是從沒成功打進大眾市場的東西,是為multi-purpose electronic appliance。它不是iPhone,iPhone 的主要功能是通訊(電話/電郵/SMS等),而它要做的並不專注在這方面。你可以說它是 iPod Touch 的放大版,但它要做到的 iPod Touch 不能在它form factor 的限制下做得到。它不需要比 iPhone 有很大的突破,因為最重要的突破,已在iPhone 的介面上完成了。那就是一套很容易便用的用戶介面(UI),即使小孩子如Daniel 不用怎樣學也會用。其重要性在於使用者的門檻被降得很低,以致真正做到任何人都會用。

將這介面放到iPad 裏,配合其10"的螢幕,便可以有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它可以是PMP,播放音樂、影片;它可以是容易閱讀的PDA、相簿、電子書;它可以是遊戲機,亦可以是和小孩子玩樂的波子棋/鬥獸棋/象棋的棋盤;它可以是見客用的手提電腦,用作做keynote presentation;亦可以是資料詳盡的股票機/手提投注站。這些,都是現在的手提裝置可以做得到,但多數不及iPad 做得方便使用。

iPad的革命性,不在其使用的科技,而在其能改變一般人使用電腦的概念和習慣。它不一定成功,但它接近成功的機會比過去任何的產品都要高。

說了這麼多,我會否做第一批使用者呢?答案是不會!正如在之前的blog 提到,我是打算用iPad 來寫blog 的,如果它沒有任何方便使用的繁體中文輸入法,我只會得物無所用。以Apple 一向的性格,等它加入倉頡或其他輸入法,不如等jailbreak 後的 iAcces。那,大概會是大半年後的事吧。到那時再作打算。

P.S.: 原本想寫兩篇,但最近完全沒有時間,唯有濃縮至一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