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大,經歷的事越多,越發覺很多時自己對事情太早下定論。
舉兩個例吧。
Daniel 房的床是L形的,只用枕頭把兩個床位隔開。有了細細後,外母間中會在我們家睡,以便日間幫娘子照顧細細。前一陣子Daniel常常會在晚間咳,有時要我們稍稍安撫才能再入睡。有一天早上他咳了,我和娘子走過去看他,只見外母在抓住他的腳掌,這舉動令Daniel 更掙扎,我便叫外母放手,心想她這樣是越幫越忙了。最近回想,其實外母身形比較短小,她要伸直手大概也只能碰到Daniel 的腳,外母想盡她的能力去安撫,只是力有不隸。我是錯怪了她了。
另一個例子是前一陣子浸會醫院有內地孕婦死亡的事件。當晚看到新聞時,報導說當刻並沒有醫生,我第一個想法是有冇攪錯。到第二日和娘子提起,她說其實這情況也算是正常的,主診醫生並不是只有一個症,總不能做到隨傳隨到吧。而事情來到近日,其實已很難簡單地說錯對。
我們每時每刻都要做判斷,要如何避免犯錯呢?以上兩件事給我的提醒是:
- 快快的聽,慢慢的說。要給自己空間去思考,理解事情的實況,行事的動機,不要單從自己的觀點出發。
- 通識--像浸會那個事件,就算我怎樣嘗試思考,大概也想不到產房內的情況吧。相反,娘子經歷過,便會比較清楚。通識,很多時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更是可以在各方面和我們的生活關聯到的事物。只有不故步自閉,多點接觸外面的世界,才能學會。對於有點自閉又無什記性的我,着實不容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