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教會」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教會」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9月8日星期一

又到聖樂比賽

在剛過的聖樂比賽,我學了不少功課。

上年的聖樂比賽,Daniel 參加了獨唱組。今年,我和娘子嘗試鼓勵Esther 也參與,但她不大願意。為了給她多點支持,我便建議了全家動員,事就這樣成了。Daniel 依舊參加了獨唱組,並成為該組唯一參加者,選曲亦和往年一樣,選了些高難度的。

選曲和編排都很快決定了。跟著,單從比賽的角度看,所有事情都出錯了。

想造出獨奏的效果和想特顯Esther 主唱的角色(再加上手㾗),我選擇了用bass 伴奏;在家練習時Esther 始終沒有認真地完成一整次;Daniel 在兩星期內要練習兩首歌暫時仍力有不逮;到臨場綵排時才知道Esther 怯場的情況有多嚴重;正式比賽時Daniel 那萬馬奔騰的速度,基本上,由我第一步將保險線拉高,便註定結果是未能盡如人意。

省察過後,第一樣是要更多放下自己,判斷情況做決定。若非手㾗,大概會讓Daniel 伴奏而我和Esther 合唱,這樣,應該可給予Esther 多點信心,和有機會避免Daniel 加速。在有關小孩子的事上,自己要留多點空間去處理非常情況。

另一方面,對兩個孩子的認識仍不夠。不能因Daniel 會「膽粗粗」不怯場比賽,便假定Esther 會有任何類近的表現。在家練習時,已有訊號顯示她有憂慮,但不知道程度有多大,要到比賽時才知道。Esther 始終是一個比較害羞的女孩,能有比賽時的表現,是超額完成了。要知道,全家人中,沒有人在像她這麼小時會單獨站在台上唱歌!

Daniel 方面需要的改進,不多談了。在態度上、認知上、技巧上,要讓他知道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和幫助他去進步,還真考智慧和耐性。

小孩子成長的步伐,常常是意料之外,以為他做得到,卻怎樣做都苦無寸進;以為他做不到,他便超額完成。要何時推,何時停,是一生的功課。

撇開比賽的角度,頗享受一年一度的聖樂聯歡會。Esther 還告訴娘子下年要選高難度的曲子!

2013年8月26日星期一

因著信,先求祂的國

昨天是教會一年一度的聖樂比賽。每年差不多所有團契都會參與,所以都是熱鬧非常。而我則不大喜歡在人多熱鬧的地方,所以一向都很少出席。但來到這兩年,想避都避不了,只因兩個孩子。

上年因事到後段才趕回教會,錯過了孩子們的表演(娘子說上年細細基本上只是站在台上),今年沒有理由缺席了,吃過午飯便乖乖的回到教會等比賽開始。

兒童詩班和青少詩班聯合唱〈先求祂的國〉,之前在崇拜已獻唱了一次,今次則加了點動作和道具。細細站在第一排,這排只有三個小女孩,而她應該是全詩班最小的班員。望著在台上唱詩、做動作的細細,有很大的感觸。曾幾何時,我也是兒童詩班的一份子,而今日,看到自己的女兒做著一樣的事,只覺有說不出的感恩。她也許不知道唱的是什麼意思,像我當年一樣。只願這些詩歌會一路陪伴著她,做她腳前的燈,路上的光。

Daniel 除了兒童詩班外,還參加了個人組,而且是自彈自唱!唱的是〈因著信〉,一首成人也不容易處理好的歌。娘子曾建議他選些簡單點的,但他堅持,我們亦放手讓他嘗試。過去兩、三個星期,他花了不少時間,用他自己的方法練習彈奏這道歌,琴老師、我、和娘子只給了少許意見。比賽前一星期多,他才開始練邊彈邊唱。結果,比想像好,錯了一小段,他沒有停下來。會眾比我和娘子還要緊張,立刻當了他的和唱來。

看著他自彈自唱,又是一陣感動!三年多前他開始學琴時,不會想到現在他已有膽量有能力在台上自彈自唱,生命的成長就是這麼出乎意料。儘管今天看來仍未成氣候,但今天的經歷,會成為明日的養份,叫他能茁壯地成長。

在這特別感謝兒童詩班的導師們,要帶領一群孩子一次又一次唱熟詩歌,少點耐性和心血也做不到;另外也要謝謝娘子,Daniel 比賽時表現出來的心理質素,我覺得有一半是你訓練出來的(另一半是他性格使然)。

Daniel 已在計劃下年要用什麼歌參賽,且看明年又會有什麼驚喜給我們。

2013年1月21日星期一

新年新開始

離上一篇blog 已差不多一個月,有不少事發生,但現在生活的先後次序中,寫blog 放得很輕,我想暫時,這blog 都會大概維持在每月一、兩篇左右。

由上月底開始,我把RSS feed, twitter, facebook, 和 google+ 的 feed/following/friend/circle 清除,想在新一年重新開始。來到現在,加了 feed,重新在twitter follow 了一些人,facebook 方面,已有概念要如何重新加 friend,剩下 google+,仍然想不到該如何使用,大概仍會擺在一旁多一陣子吧。

一月一日,一如以往,全家去南生圍郊遊和定立新一年的計劃。今年是Daniel 第一次自行定立目標,過程當然是我們引導着他,多數是在學習和課外活動上的目標,且看到年尾會實行到多少。至於我和娘子,所定的目標和上年相差不大,我覺得今年達成目標的機會比過往任何一年都大,主要是之前的兩、三年都是在寸進和累積經驗中,希望今年真的能有點收成。

原本打算一月一日參加遊行,但由於四日要去日本參加朋友的婚禮,需要花時間準備,唯有作罷。這次遠遊算是結婚十年來第一次孤身上路(business trip 不算在內),若要把旅程紀錄,大概要多開兩篇blog post 才夠。總的來說,最深體會的,是經過了十年,自己的心已與這個家緊緊的連在一起,無論去到那兒,不是辦家事(如買手信),便是希望娘子和孩子們能和我一同體驗眼前的事物,那種感覺強烈至一個程度,有幾次在街上差點便忍不住眼淚。反而,有生以來第一次體驗日本的結婚集俗,卻無甚感覺。

來到2013年,生活上有兩方面改變了。

第一,是教會開設了星期六晚的崇拜,而我會參與在其中。主要的考慮是想讓娘子星期日可以參加早堂崇拜,由我照顧小孩。由於人手緊絀,除了當領詩,我還有機會嘗試做一個廿年來都沒機會做的崗位﹣﹣崇拜主席。這星期日剛當了第一回,難度並不高,最特別的體驗是寫禱文給牧師審閱。未當過主席時不覺得有什麼特別,到真的要編寫時足足花了兩天定大網,再一整晚來編寫。我相信這種操練對自己的禱告生活會有幫助。當每一句禱文背後的理念,都會在寫下的過程中作推敲,在平時的祈禱所說的話,會更實在。

另一方面,經過一整年不斷的調整,工作上的範疇算是確定了,由過往主力在系統的設計、品質檢定,到現在要多放時間在資源管理上。這大概是大部份IT人走的路吧。對於不大擅長人際關係,不太懂和人交涉,做事又相當即興的我來說,新的職務挑戰性相當高,唯有邊學邊做,摸著石子過河。

新一年一開始,便遇到不少改變,對我來說,都是一些機遇,幫助我摸索人生的目標,期望到年底有機會回望時,能見到寸步了多年後,生命真的能有所突破。

2012年3月13日星期二

久違了的Bass

Daniel 出世後,一直都沒有玩Bass,孩子們醒着的時候,多數的時間都花在他們身上;到他們睡着了,更不是玩樂器的時機。曾經把放在衣櫃的bass guitar 拿出來,但每次最後都會成為他們的玩具,除了run fingering 之外,也練不到什麼東西。

昨天 Daniel 第一次在禮堂司琴,一直躊躇要如何近距離攝錄,唯一的位置便是敬拜隊的地方,便在崇拜開始以先跑去看看如何找到有利位置。來到禮堂,剛巧遇到弟兄問我能否暫代崇拜前半的低音結他手,想了想,也算是「萬事互相效力」吧,便答應了。其實是有點擔心,5年沒有動過的筋骨,是否還動得了。

跟着的幾分鐘,換上從未穿過的新制服,用了不足一分鐘聽詩歌是如何編排,然後趕緊地在沒調音器下輕聲為結他調音。拿着四條弦線都有銹跡的低音結他,拉出被三台擴音器壓着的cable,坐在連轉身也有困難的座位,側着頭看鋼琴上的樂譜,對着完全沒有練習過的詩歌來彈奏。雖然如此,用一句英文表達,it feels like home. 感覺是回到自己的崗位。

當然,我真的是生疏了。Touching 和 filling 都不太理想,有時甚至彈錯音,只能求穩打穩紥。由於錯過了採排,不清楚panel 會如何推,故盡量留手,避免過重。論表現,不能算合格。給我多一次機會,可以改善很多。

期待有下一次機會。


2012年3月12日星期一

第一次兒童詩班司琴

之前從沒想過一切會來得這麼快,Daniel 便有機會做兒童詩班的司琴,在崇拜中在禮堂彈琴。

 
詩歌的名字叫"春夏秋冬",Daniel 原本是做詩班員,負責唱詩。唱了兩、三次後,他便在家中用琴把旋律和伴奏彈了出來,師母聽過他的彈奏後覺得可以讓他司琴,事就這樣成了。

讓他做司琴當然不是完全沒問題,其中都大的問題是他還未懂如何配合他人來彈奏,他平時彈琴的節奏亦是隨心所欲,時快時慢。所以你會見到姨姨要在旁伴着彈,提點他不要彈快;另一方面,你亦會看到,他沒有怎樣看譜的,因為他是靠心和手去記住,而非靠眼讀譜。

星期四開始,他因天氣突然變冷,加上輕微的着涼,咳嗽很嚴重,到星期五和六的早上,呼吸還相當急促,我和娘子都盡量讓他在家休息。還好,來到星期日,情況改善多了,除了還有少量咳嗽和疲累,沒有什麼大問題。

作為第一次司琴,Well Done!!

2009年7月26日星期日

要為教會祈禱

今天收到崇拜程度表,翻開封底,見到這一欄:



吃了一驚。

希望這次見到的是例外。一間有超過200人崇拜的教會,只有19人出席月會(不足10%),2人出席祈禱會(不足1%)!到底是什麼回事?

自從分開早午堂後,已很少出席月會,崇拜完了,才早上十時,要等到下午一時才返回教會開月會,如非必要,都可免則免。至於祈禱會,一直都很少參與,直至妙如當宣教士,我加入了代禱小組,才多了機會參加。有了Daniel後,基本上除了崇拜,星期日已很少「蒲頭」。

是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急促,大家都很需要爭取時間休息和family time?是各團契都有為教會祈禱,所以大家都不用出席祈禱會?不知道。我只知,若真的只有這麼少人同心為教會祈禱,教會可以有很多事工,但影響人生命的力量會有限。不是因為祈禱有什麼神力,而是我們太少在神面前被祂塑造。

真的要好好祈禱,並要為教會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