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8日星期六

信仰反省﹣建立關係

自己的性格比較內向,不大喜歡與人溝通、聯絡。之前想不到的是,原來這性格對自己的信仰有相當負面的影響。

這幾天思想羅馬書5章1-2節,一直集中思考 "rejoice in the hope for the glory of God" 這一句。我的問題,第一,什麼是神的榮耀。慢慢得到的結論,是神自己。在聖經裡,神的榮耀常常和神的臨在相關聯。

然後便來到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我並沒有因盼望與神在一起而喜樂呢?想到的,是與神同行便要與衪建立關係。偏偏,除了家人之外,我並不想和人建立關係。我會做,因為知道人是群體動物,不能完全孤立自己。事實上,上司亦認為我是一個不錯的Team player,顯示在工作上,我這方面是沒大問題。只是,可免則免。最佳例子是,我一個月最多亦只有一、兩次和同事吃飯,有時他們邀請,自己亦會拒絕。

誠實地面對自己,我的信仰,理性成份居多,生命上的交流、體驗,很少。由中學到大專,我是每天讀經、祈禱,但從來沒有經驗過人家說和神關係的親密。以前想,或許是性格使然;現在看,或許在心深處,從來都不想和祂建立關係。

不知為何會如此,也許是性格、體格、環境,再加上一些童年陰影。有一段時間,會勉強自己要走出去,多點結交朋友,但慢慢發覺,很辛苦。我會在行動上嘗試表現得友善,但心中只想離開現場,回到自己的角落。

不知如何改變,但亦不感絕望。多年的教會生活幫助我在知性上有相當的根基,亦相信到見主面的那日,這些問題都可以解決。至於現在,只有祈禱,然後摸着石子過河。

2009年3月26日星期四

Twitter VS Facebook

當決定了減少寫 blog 時,想到了 micro blogging。簡而言之,就是寫很短的訊息和人分享。網上其中一個出名的 micro blogging tool,叫twitter

在一年前已開了一個 twitter account,但完全不知怎樣使用。直到最近,看到一 些 blogger 介紹自己怎樣用 twitter 取代 google reader,便再次試用。基本上,你跟(follow)某些人的post,人亦跟你的 post,每個post 只限140個英文字,整件事就是這麼簡單。

Twitter 在美國很流行,但在香港就很不普及,我所認識的人一個也沒有用它。最大的分別是,在美國,大家可以用SMS 去更新自己的post,在香港卻不行。想讓身邊的知道自己的近況、想法,此路是不通了。

當我用Twitter 時,發覺它的功能和 Facebook 很相似,只是比 Facebook 簡單,所以快得多。

在香港,我想大多數上網的人都會有 Facebook account,我亦有一個,但我不喜歡用它。原因有二:1. 太多支節:我基本上只想和親朋戚友聯繫,但用了不久,發覺大部份時間花在應付 app 的 invitation,我相信這是Facebook 成功的元素之一,但我並不喜歡;2. 慢:這是死症,也許Facebook 有很多精彩的功能,但每次又要登入,又要等它十數秒完全顯示,實在是趕客。但無辦法,要找識的人,便要用它。

我想,到細細出世後的一段時間,我只可以寫 micro-blog,到時,大概都會用 Facebook 吧。

2009年3月23日星期一

一剎的感動

今早,Daniel 很早起床,和這幾天一樣,起床後第一件事,要起到窗台看西鐵(且看會否另文討論此行為)。我梳洗完畢,準備出門,來到窗台前問他,爸B要返工,好不好。他說,不好,然後捉住我的手,好像不想我走。不消一刻,卻又放手讓我走,樣子卻是不捨得。最後,Goodbye kiss 後返工。

能夠和孩子有這樣的關係,心滿意足。

2009年3月20日星期五

戒片

越來越覺得,沒有娘子在中間作協調,我和 Daniel 會是火星撞地球。

一直戒片都沒有什麼成績,基本上,一旦穿上戒片褲,Daniel 便會忍至忍無可忍,然後尿出來。他不肯坐痰罐,不肯坐在座廁上,站著,又尿不出來。我也知道人一緊張便出不來,但亦想不出什麼法子。

其實,可能我的行徑是叫他緊張的其中一個原因。

從來都不太會應對突發事件,亦不太會體諒人的感受(包括自己),每次見到 Daniel 尿出來,都會第一時間「捧」他到廁所,嘗試幫他除褲抺身。給自己的理由是不想他踏髒腳四處跑,但對他來說,一旦尿濕褲便要立即被移離處理,大概很不好受吧。我覺得在處理這些事上,他是有點怕了我的。

娘子現在並不夠力抱他離開現場,便會叫他站住,即場幫他清潔。不止戒片,在很多事上,我會「對事不對人」,結果便是硬碰硬,需要娘子調停。

會嘗試多吸收經驗,改變自己。但一方面,年紀越大,越難改變;另一方面,仍會是「經一事,長一智。」希望不會令孩子太難受吧。

時代論壇

結婚以後,有一段時間有訂閱<<時代論壇>>。但後來因為忙碌,加上要收緊開支,停了一段時間。

最近,收到他們寄來的<<給讀者的信>>,驚覺情況之不妙。既然股票過萬元的上落都不會上心,沒有理由會吝嗇數百元對香港基督教界的開放平台的支持。故立刻決定了續訂,外加少許奉獻。

其實,以前停訂的其中一個理由是很多時,對報導的內容沒有共鳴。但人大了,尤其是做了爸爸後,關心的課題多了,再看他們的報導,會發覺可讀性高了不少。譬如,最近一期談到濫藥,會看到一些主流傳媒少有談論到,較為持平的分析,會令自己對孩子們將來面對的環境理解多了。

在這個價值觀多元化的世代,其實我們更需要多些聽聽、看看主內肢體的想法,去平衡這個世界的聲音。當然,更重要的是,自己要靜下來聽聽主的聲音。

娘子問為何不單單訂網上版,我始終覺得,有紙在手才覺得實在。是文人的脾性吧!

2009年3月18日星期三

是日休息

今年的大計之一,是在頭三個月內安排準備好孩子的房間,讓 Daniel 開始和我們分房瞓,並預備迎接細細的來臨。是故,今天請假和娘子去睇傢俬,順道倍 Daniel 參加音樂 playgroup。

之前聽了娘子講了不少這個 playgroup 的事,今次是第一次見識:見識到導師的孩子氣口吻,見識到 Daniel 在當中的表現。今次撞正 Tom Lee 裝修,上課時常常傳來 Daniel 最怕的轉牆聲,他便常常要蓋著耳朵。除此之外,他的專注力基本上是平均以下,似我。另外,他是觀察形的人,第一次接觸的事物,你叫他做,他會做;不然,他會一直望而不會行動。

上完課後一家和爸媽到了海運,托 i-cable 的免費 Wifi 的福,用 iPhone check mail 時見到公司有緊急 support,還好只是 false alarm。這兩個星期,在公司有不少的事要處理,每天早上醒來,差不多第一件事便是 check mail,看看有沒有出問題。還好暫時問題都不大。

下午和娘子到沙田睇傢俬。由海運去沙田,當然是乘搭東鐵。從來都沒有試過從尖東乘東鐵,連站在那裏也不知,結果要向學生問路,感覺有點似大鄉里出城。

去沙田,其實主要看看人家怎樣設計。結果,並沒有什麼新的靈感。花在找尋電熱水壼的時間比逛傢俬鋪的時間還要多。

到最後,請了假,休息時間可能和返工差不多,回到元朗後,要買餸、返教會影印靈修資料,回家後要處理雜務,到 Daniel 睡了後才可打 Blog,差點忘記明天還要上班!

很珍惜和 Daniel 相處的時間,見到他的成長、他的改變、他的應對(如今天晚上的「Oh! No!」),也許不盡如意,亦很累人,還是心甘命抵。

2009年3月12日星期四

減產

相信要再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和生活習慣。

自從 Daniel 晚上因氣管敏感而睡不好後,自己的身體亦變差了。星期日看中醫,醫師說肝火上沖,來到今天仍很熱氣,亦很累。可以想像,有了細細後,情況可能會更壞。

另外,有些功課,只會在出問題後才學會。

爸爸不久前提醒我要多點支持娘子,這點我很認同,但應該如何去支持,卻是沒有什麼概念。直至這幾天,當娘子的精神和身體都到達極限時,才知道情況之不理想;然後還需要娘子講出來,才知道所欠缺的是什麼。

果然,做一家之主是不容易的。但既已決定,便會欣然走下去。

開始看清楚擺在前面的困難是什麼(完全是後知後覺!),需要自己去放棄更多,投放更多時間、精神在這個家。所以,大概會少了時間去寫 Blog 的了。

2009年3月8日星期日

豆腐花

生活在香港,算是相當幸福。起碼,我們看到一代比一代物質富裕。

爸媽的那一代,生日才會有雞蛋食,到我們這一代,雞脾已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我是到中學才有機會接觸到yogurt,媽媽還說那是奢侈品,但現在,Daniel 是從小便有機會食到,我們亦視之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物質富裕代表的是選擇多了,但並不代表我們一定過得更快樂了。我們喜歡的東西,亦不一定需要花很多錢來能得到,譬如,對我來說,一碟蒸得剛好的水蛋,絕對比鮑參翅肚來得美味。

昨天,有雪榚車來到屋苑附近。現在每逢有雪榚車停留,Daniel 都必定跑到窗台去望。常想,他長大後大概也會帶他落街買來吃。這不禁令我想起小時候的日子。

小時候,住在比較偏僻的地方,是不可能有雪榚車到來的了,有的是每日下午一位嬸嬸用擔挑運來的豆腐花。印象中,擔挑的一頭是一桶豆腐,另一頭是放碗和羹,好像還有豆漿。我們應是幫趁了她很多次,到一個地步,我認了她做契媽(詳情是怎樣,我已經忘了)。豆腐花是只有豆腐和糖水,對於小朋友的我當然是越多糖水越好,但通常都是不夠糖水的,而我又不敢問嬸嬸多加糖水,那我的對策便是先苦後甜﹣﹣頭幾口豆腐花差不多是沒有甜味的,然後,越吃到底,便越甜。

後來,搬到另一個地方,便不再見到這個契媽了。

現在回想,那碗豆腐花其實不算特別美味,值得記住的不是那碗豆花,而是整個經驗。希望,將來孩子們長大後回味的經歷常中,會多點有我的影子。

後記:今天帶Daniel 看醫生,醫生說他有氣管敏感。看來,沒有很多機會帶他買雪榚了。

2009年3月2日星期一

香港的下一代,算是什麼?(二)

其實,叫我真正不滿的導火線,並不是預算案,而是以下的事件:

港人為港爭光,若是出了一個李雲迪,我想特首也會跑出來攞彩;但現在是動畫得奬,便說句「港府要主力幫忙窮人,沒餘錢搞典禮」了事。這便是我們政府對創意工業、對我們的下一代的支持。

現在,他們要如何幫窮人呢?6000元強積金,餓死也等不到手,還要被基金公司吃下管理費;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便來個實習律貼。會否做成更多在職貧窮?已幫他們找到工作,還想怎樣!大家不是怕捱,而是今日的香港,已不像廿年前般,可以冀望有日捱出頭來。

越來越覺得,整個政府,整個官僚架構,正一步步將香港帶進死路。在這個幻變不定的世界,在位者仍是十年如一日,毫無變通。當然,做成今日的景況,我們每一個香港人都要負責。因為,是我們的消極,做成今日的局面。

2009年3月1日星期日

香港的下一代,算是什麼?

今年的預算案,基本上沒有特別留意,在網上看過重點,知道對自己和家人影響不大,反正都不再對這個政府抱有任何期望,便算了。直至今天聽到一個網上電台的節目,才發覺原來這麼大鑊。

那是一個沒有專家,沒有學者的節目,聽到的不是分析、理論,而是生活中的實際經驗,粗口倒是聽到了不少。談到的是大學生實習津貼﹣政府津貼二千,僱主出起碼二千。美其名是實習,但他們除了當廉價勞工,他們能學到什麼?同事們會盡力敎這些可能會取代自己的人嗎?實習其間,是否不用還Grant & Loan?不然,月入四千,生活費也不夠。還有,政府這樣做,變相是為大學生定了最低工資,那沒有大學學位的人,他們的待遇,是否連家傭也不如?在毫無其他就業的配套下推出這樣的政策,是把我們的下一代看作什麼?一群會增加失業率的數字嗎?看上來,政府做的似是封殺他們的將來多於幫助他們。

基本上,這樣的政策,提出來的人是不知民間疾苦,亦對人性毫不理解,還是,在上位的,根本就不理會大家的死活,deemed to be doing something 就算。

很憤怒,亦很無奈。續談。